行业资讯 分类
江南体育官网谁在炮制天价茶?临沧凤庆10公斤鲜叶1068万一件大益普洱6500万!

  江南体育官网谁在炮制天价茶?临沧凤庆10公斤鲜叶1068万一件大益普洱6500万!4月7日晚,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古茶树“锦绣茶尊”10公斤茶青开采权以168万元的底价在网络平台公开拍卖。最终一位竞买人以1068万元的竞价成功夺得开采权。

  据专家介绍,这棵古茶树的树龄达3200多年,2015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“最大的古茶树(栽培型)”。当地村民也表示,“这是最佳的做红茶和普洱茶的原料。”

  通过查询历史记录发现,早在2015年的拍卖会上,这棵“锦秀茶尊”的100克“茶尊”生茶以35万元成交,创下了当时国内单品拍卖纪录。是谁在为这棵茶树买单?又是谁在消费?记者却未查询到更多记录。

 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4月14日报道,天价大益茶卷土重来。代码、K线、指数、建仓、做空、期货形成炒茶“一条龙”,不同的产品价格从几千、几万到几千万元不等。

  大益茶名字取自大益集团,茶叶全部出产自云南勐海茶厂。1989年,勐海茶厂正式注册并启用“大益”商标。2004年,勐海茶厂完成民营化体制改革。2007年,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。

  “20款(即指2020年生产上市)的7542发行价9000元,现在9万多。”罗浩玩了一年多的大益茶。据其介绍,这个系列的大益茶每年都会有新的产品出现,发行后市场价变动迅速。

  罗浩给新京报记者展示了一款“1701轩辕号”的生茶。截至3月30日,这款茶的市场报价为165万/件,而2017年发售时出厂价为3万元/件。“跟茅台一样!”罗浩认为。

  这样上百万的高价茶在大益茶的交易平台十分常见。3月底,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“找找茶”小程序查询看到,一款2003年的“班章四星孔雀青饼”价格为2950万元/件。而在半个多月前,这款茶的价格达到了3000万元。

  再比如,一款2000年的“班章珍藏青饼”显示价格为3900万/件,一款2003年的“班章六星孔雀青饼”显示价格为6500万元/件。

  除了上市茶的投资,圈子里还衍生出来“期货交易”,一般对尚未上市的大益茶产品,投资方按照一个预估价格来进行交易。看好的人“做多”,不看好的人“做空”。

  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,2004年就开始在广东芳村开店的茶叶老板罗亮曾透露,自2012年开始,芳村茶叶市场,这个后来的普洱茶市“华尔街”,开始出现期货交易模式。

  所谓期货交易模式,就是只见茶票,不见实物。只要有货单,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,但不做实际交易,等茶叶价格攀升后,再由上一个茶客卖给下一个茶客,如此循环往复。在这样的模式下,用“自己卖,自己买”来抬价的手法一度非常普遍,导致普洱“期货单”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,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。

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,早在2007年,大益茶炒作就曾经历过一轮泡沫破裂,无数人顷刻间倾家荡产。据了解内情人士透露,当时那轮炒作行情里,最早站在风口的“高端普洱茶”就是大益茶。

  2021年3月,大益茶价格暴涨江南体育,市场是还曾出现期货炒客无法支付货款被判赔4000万元的案件。在众多投资客、经销商、交易平台的推动下,大益茶正上演又一轮的“茶市也疯狂”。

  48万元/斤、45万元/斤、38.8万元/斤……今年春节假期刚过,多款武夷岩茶因惊人的天价引发关注。新华社报道称,“天价武夷岩茶”愈演愈烈,少数岩茶被炒作成“办事茶”“送礼茶”,成为热门高端礼品,并滋生回收、代售等变现业务,“天价茶”的背后暗藏“四风”等动向。这已是“天价岩茶”第三次被新华社曝光。

  “天价茶”并非新生事物。2006年极品信阳拍卖会上,信阳毛尖茶王“蓝天玉叶”以74.5万元/斤的价格成交;2007年,首届“黄山杯”精品名茶拍卖会上,50克汪满田牌极品黄山毛峰以8.5万元的天价成交;2009年,济南“国礼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卖会”上,100克太平猴魁拍出了20万元;2011年,在都匀毛尖新茶拍卖会上,贵州“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王”二号(150g装)最高成交价格达10万元;2012年,中国海峡名器名茶春拍上,安溪茶王赛清香型铁观音以6.7万元/100克价格成交……

  福建省茶叶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、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姚信恩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他进入茶叶行业已经有五六十年,最近几年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每斤十几万元、几十万元的天价岩茶。

  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王晓军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,天价茶的价格并非来自茶企,有些经销商炒作成天价茶后,“茶企(为了商业利益)也只好认账了”。

  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认为,相对来说做茶的思路闭塞一点,卖茶的脑洞大一些,“(他们)联合起来,搞出知名度和暴利何乐而不为?”

  多位茶企老板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其实很多天价茶就是个噱头,一些茶企靠着天价打名气,目的其实是卖普通的茶,“还有一类老板比较好面子,他们看到别的茶企推出天价茶,觉得自己没有会低人一等,于是也跟着推天价茶,不在乎能不能卖出去”。

  茶企和消费者,是天价茶链条的首尾两端,生产心理与消费心理共同炮制了天价茶。业内人士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天价茶消费群体主要有三类,一类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,买茶的标准往往是“谁贵买谁的,谁知名度高买谁的”;第二类是一些岩茶发烧友或茶企同行,他们听说一款天价茶后,偶尔会高价买一泡(一般8~10克),目的是满足好奇心,或研究好茶的工艺,提高自己认知;第三类就是送礼所用,往往是“买的人不喝,喝的人不买”,这类消费也能滋生官场等不正之风。

  据央视财经报道,西南林业大学茶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蓝增全认为,由于个体较大,古茶树占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性更优,其生长环境和养分汲取的确比茶园里的好,但口感和品质差距,绝不会差得像价格这么多。“之所以这么贵,我认为最可能的是它的稀缺性。”蓝增全指出。

  对于“天价茶”的炒作,昆明市茶叶协会会长刘益成认为,这棵三千多年的古树本身的确具有历史文化价值,拍卖也体现了“物以稀为贵”的道理。可是一公斤茶青就100多万元,炒制后相当于400多万,如此高价的炒作,并不能为云南茶叶带来正面影响。“把价格作为唯一杠杆来宣传,不一定是好事情,反而对行业有伤害。有些老百姓会说喝不起普洱茶,其实普洱茶可以很亲民的。”

  今年2月4日,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发布公开信,呼吁“自本公开信发布之日起,茶叶每500克定价不超过6万元”,并表示坚决支持和配合为期三个月的集中专项整治行动。